中国政府网 | 自治区人民政府 |  
首页走进策勒新闻中心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在线办事援策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征求《策勒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意见建议的公告
2024年01月03日 10:34:10   来源:   (点击: )
[字号: ]

为进一步优化策勒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可及性和能力,根据《和田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办发〔20228号),结合策勒县实际,策勒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起草了《策勒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策勒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程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一、通过信函方式将书面意见邮寄或直接送至:策勒县多斯鲁克南路127号,策勒县卫生健康委员会305办公室。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邮件发送至2447843559@.com

三、意见建议反馈截至时间202421

附件:策勒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

策勒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12

 


策勒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2020—2025  

为进一步优化策勒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可及性和能力,根据《和田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办发〔20228),结合策勒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基本现状  

——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截至2020年底,全共有公立性医疗卫生机构159不含兵团,其中医院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5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床位795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8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0.8人、注册护士1.02截至2020年底,全共有民营医疗机构18家。全基本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二节 问题与挑战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专业人才短缺。人才是卫生健康体系中最核心的要素,也是制约策勒县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病床数与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1:0.93床位数与医生比例为1:0.22床位数与护士比例为1:0.32医生与护士人员比例为1:1.48远低于国家配置标准二是高资质医疗人才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47%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仅为18.06%无职称人员占比高53.05%专业人才断层问题突出三是人才引进难且流失严重。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净增长缓慢,受福利政策等因素影响,人员辞职、弃岗问题明显,2016—2020年累计流失人员152余人四是职业发展环境不完善。受科室人员配置不足等因素影响,执业医师难以实现定期外出培训学习;受岗位核定限制,专业技术人员面临职业晋升困难。

——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从地域分布看,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策勒乡达玛沟平原乡镇,其他乡镇则较为缺乏。策勒镇策勒乡固拉合玛镇达玛沟乡等四乡镇各类医疗机构数、执业助理医师及注册护士数占全全县60%左右,大量优质医疗服务资源集中在核心县城,偏远乡镇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布局相对不足。从城乡分布看,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主要在医院,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数1.63人、拥有床位数3.05张。市场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待加强,多元化办医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乡村两级卫生保障相对薄弱。乡镇卫生院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仅为11.5%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不足村卫生室高中以下学历人员占比超过89%。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全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为基本单元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但整体上医疗服务能力欠缺,网底建设有待加强。

——中医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步伐缓慢。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民族医药的需求与目前中医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不相匹配尤其是在偏远乡镇,由于中医民族医药人才的短缺匮乏,中医药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广大患者对中医民族医药的需求。

——信息化建设底子薄、基础差,发展缓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能够有效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益,推动预约挂号、远程医疗等诊疗服务,切实改善居民看病就医环境,提高群众就医体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深刻转变。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目前仅有县医院建成网上预约挂号、缴费、检查结果自助打印信息网络,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滞后,仍以传统的到窗口挂号、结算、住院管理为主,亟待配置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机构协同化整合发展不足。总体上看,县级医疗资源横向、纵向整合利用力度不够,尚未形成紧密合作发展机制,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从横向整合看,科室重复建设、特色化不足问题明显。县级综合医院平台学科病理学、医学检验、影像等支撑学科建设临床应用能力不强,核心专科建设医疗资源整合利用不足二是从纵向联动看,医联体建设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缺乏分级诊疗系统建设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县域医共体建设距离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期望仍有较大差距三是从协同发展看,公立医院与社会医疗机构联动发展不足。截至2020年底,全共有民营医疗机构18家,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第三节 发展机遇  

——援疆工作开展,提供新的机遇。十四五期间,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是中央为进一步促进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援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明确援疆资金要坚持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地区倾斜,助力受援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天津市立足策勒县实际选派高层次医疗管理人才和专家组成团队开展组团式策,自治区人民医院托管、地区人民医院加帮扶,进行传帮带,培养本地人才骨干,为策勒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开创新契机,拓展新空间。十四五时期,新的形势和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美丽西部建设的持续深入,充分与国家建设标准和要求对标对表,找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缺口,积极争取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补充各级各类医疗设施的短板,构建更加完善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十四五时期,要紧密结合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公众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健康服务升级的有利契机,扩大医疗服务供给,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人员数量和人员素质双提升”,加强高端专业人才队伍培养,释放卫生健康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活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牢记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以实施健康策勒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战略为引领,加快医疗资源均衡优质布局,发展方式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完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健康生活等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专业卫生人才建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构建覆盖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健康导向。统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融合发展,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科学合理制定因地制宜的资源配置标准。

——公平公正,兼顾效率。积极推进优质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推动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充分发挥援疆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策勒县资源配置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以基层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专业化、高水平医疗救治体系,扩大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享有的基本医疗服务。

——预防为主,医防协同。强化预防为主,在资源配置上加大向公共卫生倾斜力度,建立完善医防协调机制。完善设施设备标准,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

——系统整合,健康发展。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合理控制公立医院资源规模,提

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健康均衡发展。

——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升中西医结合能力,促进优势互补,共同维护人民健康。统筹规划推进中医药服务、人才、传承创新、产业、文化、开放发展、统筹谋划推进中医药、深化改革等工作,形成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合力

——改革创新,提质扩能。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化医疗卫生资源要素配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优质医疗卫

生资源扩容,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十四五规划发展实践,基本建成与人民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相适应,完善系统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管理,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医共体改革,深入推进实施健康策勒行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促进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补齐重要短板弱项,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医疗卫生机构配置更加均衡,基层卫生人才体系更加合理,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更加优质,医疗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超额完成自治区、地区下达的各项卫生健康服务指标,为绘就健康策勒新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 总体布局与资源配置  

第一节 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分为政府办医院主要包括部门办医院、自治区区级医院、地州、市级、县市、区级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包括军队医院对社会提供服务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事业等单位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下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独立设置机构和护理机构、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接续性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体系包括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县级及以下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

第二节 床位资源配置  

——2025年,策勒县平均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6.8张。每千常住人口医院床位数4.0含妇幼保健机构、优化医院床位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一定的规划空间。按照公立医院床位15%的比例设置公立专科医院。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按照每千人口0.85张配置。

——坚持分区域引导的床位配置原则,引导各乡镇结合自身人口规模和卫生资源实际情况,对标全标准和要求,合理制定床位发展目标,并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和特色,优先考虑床位数量紧缺的专科医院和社会办医领域。

第三节 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提高公共卫生人员配置标准。到2025年,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数达到每千常住人口1人。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一般按照区域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1名的比例配备。区域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1~1.5名卫生监督员。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配备至少1名公共卫生医师。

——合理提高医护人员配置。聚焦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两类人员,合理引进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婴幼儿抚育领域专业人才,逐步实现全医疗卫生人才规模壮大、结构合理队伍稳定。力争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3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

——增加短缺人才供给。加强精神和心理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每10万常住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4人,每10常住人口精神科注册护士数不低于8.68人,合理增加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大力建设药师队伍,每千常住人口药师数增长到0.63人。大力增加全科、重症、儿科、产科、老年医学等专业工作人员。

第四节 技术与设备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按照规划新建一批、改造升级一批、重点储备一批的思路,建立策勒县十四五时期医疗卫生设施重大项目库。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急救中心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呼吸机、监护仪、负压救护车、负压担架等设备配置。完善聚合酶链式反应仪PCR等检验检测仪器配置,提高快速检测和诊疗水平。按照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至少应提供1辆标准配置的监护型救护车接受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重症、感染、呼吸、心脑血管、儿科、老年医学、精神等临床专科建设。

第五节 信息资源配置  

——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医疗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共享与业务协同。推动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疾病监测、远程医疗、防控救治、资源调配中的应用和支撑,夯实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撑。

——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全覆盖并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六大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全覆盖的人口健康档案系统,完善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信息档案。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能提供预约服务、费用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病历咨询、出院随访、健康教育等信息化服务。依托和田地区卫生信息健康平台建设,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标准,搭建集预约诊疗、综合支付、远程会诊、业务协同、综合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开展信息数据统计及分析,实现区域一体化信息联通、互认共享服务。

第四章 建立医防社融合服务体系  

第一节 医防社融合总体目标  

——2023年末,策勒县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防社协同融合体系基本建立,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发挥作用明显,群众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基本形成。医疗卫生单位纵向联动、职能部门横向互动有效运转。

——2025年末,策勒县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防社协同融合体系完整建立。县直医疗机构达到国家标准化水平,以县医院为总院的县域内医共体高效运转,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增强,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为推进健康策勒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有效实施,全县各项健康监测数据稳中向好,全民健康体检阳性病例逐步下降,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第二节 构建医防社协同融合工作新机制  

——建立管理融合机制。一是加强统一管理。在县人民政 府统筹领导下,卫健委负责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任务管理、考核督导,制定医共体公共卫生任务清单,落实医疗 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推动卫生监督机构、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 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公共卫生法定职责,建立共同管理、 分级指导、协同服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工作机制。协同教育局、民政局、各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健康学校、健康餐厅、健康养老机构相关工作二是强化质量管理。医共体牵头医 院要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中医管理、卫生监督等公共 卫生工作要求,统筹调配县乡村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统一医疗 和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强化管理和监督,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 生服务同质化管理。建立县域内传染病、慢性病、精神卫生、职 业病及地方病等专病联防联治工作机制,促进县域内专病医防社 协同融合,形成专科与全科一体的专病医防服务模式 三是强化 领导统筹管理职责。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完善县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的职责分工,健全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二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医防社融合工作责任体系四是乡镇卫生院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行医疗预防融合社会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模式,改进管理理念、改变职责分工、改善服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建立队伍融合机制。 一是健全医防社融合组织架构,组建由全科医生中医医生、上级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药剂师等共同组成的医防融合服务团队,有条件的地方可引进社工或社区干部乡镇干部、志愿者、健康管理师等加入团队二是融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维吾尔医院等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充实到医防社融合队伍。

——建立服务融合机制。一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融合。加强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衔接,乡镇、村门诊接诊医务人员,前来就诊患者建立、完善和更新健康档案,按规定纳入相应人群健康管理,进行签约随访,患者一次门诊接诊既满足就诊需求,又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是门诊和住院窗口服务融合。各级医院创新服务举措,要实现住院与门诊窗口融合,方便患者就医,满足患者在门诊一站式完成就诊、住院、结算手续的办理。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避免之间来回奔波不便三是自我健康和医护人员干预融合。公共卫生人员在健康随访与健康管理过程,对患者教训测血压、测血糖等技术服务,普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患者学会使用血糖仪、血压仪,判定自己疾病控制程度,才能提高患者医生开具的医嘱依从性,并规范服药率四是治疗与预防融合。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及时将诊疗信息共享公共卫生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及时将服务对象的异常随访结果与临床医生沟通,由临床医生为该人群提供治疗方案与健康指导,公卫团队中其他人员做好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协调、建档、统计分析和后续随访管理等工作实现疾病预防、发现、治疗、随访、健康管理的全过程连续服务。

——建立信息融合机制。 一是由医共体牵头医院具体负责, 县疾控中心配合,创新互联网+健康服务,将传染病、慢性病、 职业病、食源性疾病、学生常见病、老年与妇幼保健、免疫规划、 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全面融入县域健康信息平台和居民 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同步共享、业务协同联动,促进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数据的平台整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传染病、慢性病等网络直报与数据交换疾病实时监测与预警,实现诊间健康档案查询诊间健康管理诊间健康教育推动形成疾病预防+精准治疗+健康促进三位一体的医防社协同融合服务模式二是充分利用远程医疗系统为基层医生提供远程技术支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整合,推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信息系统协同服务。

——建立绩效融合机制。 一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医防社融合工作考核机制,以医防融合服务团队为单位,对其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进行合并考核,卫健委牵头每月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工作进行考核,每季度进行总结,考核结果与公共卫生补助经费、全民健康体检经费、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拨付挂钩。考核内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情况等组成,考核指标根据实际进行细化量化,主要包括全科医生有效签约、有效服务以及签约居民数量、门诊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二是在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医防社融合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以医防融合服务团队为单元实行绩效分配,团队成员共享绩效分配结果,团队绩效分配因素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医疗等构成,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第三节 加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做实区域健康管理体系。一是明确健康管理的主体,即县医共体总医院。进一步加强医共体人、财、物、事、绩六统一管理”,使医共体真正成为群众的健康管护组织二是明确健康管理的对象,即县域内所有群众三是明确健康管理的责任,即医疗和健康管理,各医共体总医院不仅要提供治疗服务,还要提供健康管理、医防融合和医养结合服务等,以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综合防治胎儿期、婴幼儿期、儿童青少年期、成年人期、中老年期等影响健康因素,有效降低发病率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建立健康管理阵地。结合健康六进工作,医共体总医院建立健康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小屋,结合实际情况配备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仪器以及健康宣传材料,居民到健康小屋接受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初步筛查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通过健康管理中心、健康小屋,加大并获得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有利于增强居民的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健全一体化健康管理队伍。一是组建县、乡、村级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每个村(社区)配备2健康家庭指导员,对家庭健康指导队伍进行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证书建立家庭健康指导员分级培训机制。县级家庭健康指导员师资队伍负责乡、村级家庭健康指导员的培训,并每季度深入基层开展义诊送诊,健康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乡镇(街道)家庭健康管理人员及指导员,做好各村(社区)家庭健康指导员选拔推荐、培训组织、日常管理等工作,并每个月深入村(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科普活动。重点围绕健康素养66的内容,结合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信息,深入广大居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二是疾控、妇幼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健康科普讲师团,制定健康教育宣讲计划,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讲,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三是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引导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增强公众健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和健康环境,支持和帮助健康家庭建设,指导家庭明白人带动家庭成员自觉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推动慢病一体化管理服务一是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落实慢病分类、分片、分级、分标管理。按照国家慢性病管理规范,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将慢性病人群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三个等级,对应红标、黄标、绿标进行分标管理并由县级医院专科专家团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团队和村医分工协作,实施分级、分标红色在县级医院管理,黄色在乡镇卫生院管理、绿色在村卫生室管理、团队网格化分片管理,实现三级精准共管二是突出重点管控,村医对上级医院转回居家治疗病人实行免费送药服务。

——开展四全行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健康筛查全覆盖行动、健康干预全过程行动、健康管控全人群行动、健康知识普及全天候行动。坚持左手做预防,右手下处方。即:采取网格化、全覆盖筛查,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为加强跟踪健康管理奠定基础。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卫生与健康服务。  

——实施一病五方制度。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师进行医防融合知识培训,临床、中医、口腔等类别医师以强化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健康筛查、健康管控、健康干预能力为主,公共卫生医师以强化临床诊疗和院感防控能力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同病异治原则,开展风险评估,开具相对应的处方即用药、疫苗、运动、饮食、心理处方),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和健康指导,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和减少慢性病并发症发生

——合理制定签约服务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根据群众不同层次服务需求和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包。根据签约服务包内容,合理确定服务包费用标准。对服务包内有明确定价的医疗服务项目,根据服务量测算费用额度对服务包内转诊转院、建立医保服务档案、病情随访等管理服务测算成本计入费用标准。根据医保基金支撑能力和居民个人意愿等因素,确定签约服务包的内容和费用标准。按照签约居民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为签约居民提供针对性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就诊指导、心理疏导等,进一步提升有效签约率。

第五章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一节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四个一批缓解  人员能力不足的局面。一是招聘解决一批,通过开设绿色通道 优先招聘,解决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极度匮乏的现状二是传帮带提升一批。县疾控中心每季度选派2名业务人员赴地区疾控中心进行1个月的跟班业务学习,用2~3年时间将县级疾控机构骨干人员轮训一遍,确保每个专业有2名以上技术骨干三是外派进修一批。采用送出去方式,定期选派人员到自治区疾控中心进行脱产进修培训,填补技术和能力上的不足四是引进来一批。充分利用天津援疆的资源优势和组团式援疆的契机,引进检验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师资。

——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开展全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行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宣传方式,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强化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突出重点场所及重点人群的健康宣传,到2025年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二是推进结核病诊疗管理质量提升行动。落实技术帮扶和指导,每季度全覆盖开展一次,提升患者诊疗管理质量,提高结核病实验室诊断准确率。加强全程监督管理,确保规范管理率和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三是深入推进耐药肺结核管理规范行动。做好耐药结核病筛查和监测工作,做好耐药患者的网报推送和病案登记工作,耐药筛查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耐药肺结核患者规范诊疗和管理,由县疾控中心负责转诊,地区传染病医院负责落实患者后续治疗管理和集中服药工作。

——提升艾滋病防治策略。一是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不断推进艾滋病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促进知艾防艾成为自觉行动二是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纳入全民体检、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婚前、孕期体检,做好医疗机构的三逢必检工作,艾滋病抗体筛查覆盖率达到100%三是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开展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按时转介县妇幼保健站进行母婴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3%以下四是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提高随访服务质量,达到病例上报质量和首次随访质量比例达到95%;艾滋病感染者/病人CD4检测比例达到95%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达到100%五是提高抗病毒治疗有效性。按照就近治疗原则,科学扩增治疗点,严格规范管理抗病毒治疗点,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比例达到95%以上,在治患者治疗有效率比例达到95%以上。

——实施碘缺乏病监测项目。开展8~10岁儿童甲状腺B 超检查、盐样、尿样、孕妇盐样、尿样采集检测等,达到技术指标:1基本指标:无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人;儿童甲肿率5%2辅助指标:儿童尿碘中位数100μg/L;②孕妇尿碘中位数150μg/L 或孕妇尿碘中位数100μg/L且孕妇补碘率90%;③合格碘盐覆盖率90%。基本指标两项必须同时满足,并且辅助指标需满足上述三项指标中的两项,即可判定为技术指标达标。

——实施包虫病监测项目。一是加强包虫病知识宣传普及联合融媒体中心制作有关预防包虫病的动画宣传片,大力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并让包虫病防治知识走进校园与课堂二是策勒县作为包虫病防治项目县完成家犬管理,月月犬驱虫工作三是包虫病项目乡镇和县人民医院开展人群B 超普查,同时,开展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随访管理等工作四是各包虫病项目乡镇在各屠宰场随机抽选本地羊500或牛300进行内脏剖查五是完成15001-6年级小学生包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六是策勒县完成对啮齿类动物500老鼠进行内脏剖查工作。患者管理率、监测点任务完成率、中小学生包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均达到90%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5%家犬驱虫覆盖率达到80%家犬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

——完成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工作。策勒县作为项目县开展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水氟含量检测,同时开展改水信息录入工作,数据库录入等工作。

——提高肿瘤登记网络直报覆盖率。强化组织领导,所有医疗机构均实现肿瘤患者网络上报制度,以及肿瘤随访制度,细化实施方案,优化工作流程,确保登记和随访工作有序开展。每年举办两次业务培训,加强人才培养。每年两次督导考核重点对肿瘤上报率≥95%、肿瘤报告卡准确率≥90%、肿瘤患者随访率≥85%进行考核评估。

——提升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一是坚持每月以乡为单位统计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并进行通报二是规范助产机构新生儿管理。新生儿出生3日内个案信息及时录入率、完整率≥95%预防接种证机打率≥100%三是加强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提高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查验、补证率达到100%基础免疫疫苗补种率95%四是积极推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在流行季开始前加强对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宣传,重点对学校、医务人员、卫星工厂、幸福大院等密集场所开展接种。通过争取援疆资金,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水痘、肺炎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相关的疾病监测。一是主动开展AFP 监测,以县为单位AFP报告发病率2/10万,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合格便采集率、60天随访75天送达省级率80%二是开展疫苗相关传染病监测。麻疹、流脑、甲肝发病率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

——落实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监测 校园卫生环境及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实施完成学生常见病和健康 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提升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质量。对送检水样及时进行 检测并出具卫生评价报告,出现异常结果提出整改建议,确保全全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提升食源性疾病报告及处置能力。发生疑似聚集性食源 性疾病及食品污染事件,按照食源性疾病及食品污染事故流程调查处理,并及时出具流调报告。

——重点场所消毒监测与评价工作。对监测县辖区内选定的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宾馆等重点场所的日常消毒工作情况及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县疾控中心达到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二是完善实验室功能建设。2023年底前,县疾控中心设立生化实验室和寄生虫病实验室;2024年底前,完成消毒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血清学 实验室;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余未建设的验室三是提高卫生检测能力。检测项目逐步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A 类检验项目数的85%四是推动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计量认证。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全面推动策勒县疾控中心实验室,2025年前,取得自治区级实验室质量认证

——加强流调队伍建设。根据疫情防控平战结合工作需求,指定县乡村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80名,开展流行病学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线上线下综合培训,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对合格人员发放证书,实行实名制管理。

——大力推进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系统管理和建设工作,到2025年,县级疾控中心智能化信息系统配置率达到100%。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同时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工作,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审核达到98%以上。

——加强疾控工作兵地融合。疾控中心与一牧场相关科室全方位、多层次联合与协作,提升兵地双方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兵地融合共同发展。

——推进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工作。到2025年,全面推行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工作。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严格执业资格、岗位准入和内部考 核制度。将非专业人员调剂出去,评聘已获得职称人员,健全薪酬激励制度,提高县疾控人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薪酬待遇,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加强绩效考核。加强政策倾斜,对学科带头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待遇、科研经费包括论文版面费、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第二节 优化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全域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健全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 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网络直报力度,将民营医疗机构全部纳入疾病监测网络直报单位。同时建设覆盖社会面的疾病监测哨点”,同步共享县乡村三级监测信息,建立新发未知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机制二是健全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和应急报告机制,实现重大突发疫情源头管理。

——提高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的核心能力。一是建立健全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完善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多部门参与的常态化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统筹协调重大疫情、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防控救治工作二是完善多部门、跨区域,推动建设跨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测预警、风险研判、专业决策、应急处置监督执法一体化管理三是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实用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四是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实行分级储备、动态调整五是建立全社会多部门的演练机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推动专业化、多场景的卫生应急处置演训基地建设。

——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队伍。一是队伍组建。依托二级及以上综合、和疾控中心建立地县级紧急救援队、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卫生应急心理危机干预队等5支队伍。支持乡镇组建快速反应小分队,逐步形成地、县、乡三级卫生应急队伍体系,继续提升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化水平。到2025年,卫生应急队伍中卫生技术人员占比达到70%以上二是队伍培训。强化5支队伍培训工作,每年举办2期现场培训班,提升队伍专业能力三是队伍演练。制定卫生应急处置技能大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及活动计划,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队救援机构的联勤联训。

——公共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实现县全覆盖。加强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和考核,强化卫生人员应急知识储备和实战能力。

——建立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立足解决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快速反应、机动灵活、抽组方便为原则,县组建背囊化卫生应急快速小分队,小分队分为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事件处置、突发急性传染病处置三个专业组,每支队伍4~5人,配备2~3个专业卫生应急背囊和1个后勤保障背囊,每人配备保障完善的个人用品包。

第三节 健全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  

——加强传染病医疗救治床位配置。人民医院设置一定数量传染病救治床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的发热哨点诊室。

——加强传染病医疗救治人员配置。一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诊室应配备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配备一名中级职称以上、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主任,并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各诊室应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人员;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 主任,并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各诊室应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人员。

——做好平急转换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正常运转现有传染病救治床位的基础上,制定平急转换工作预案,做好应急人员队伍、设备设施、场所建设等准备工作,遇有应急状况可及时转换。

第四节 完善中医药应急防控救治体系  

——增强中医药疾病治疗能力。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心脑血管病、妇科、皮肤、肛肠、针灸、推拿、脾胃病、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广实施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

——提升中医药疾病预防能力。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县维吾尔医医院中医治未病科室建设,推广应用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中医适宜技术防治。推进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持续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85%

——加强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持续加强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重点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骨伤等慢性病和伤残方面进行探索,梳理优化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医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并推广20项中医药特色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跟进学习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并与包括体育康复医疗、体质健康促进等在内的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基层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指导,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2025年底,维吾尔医医院建成中医康复中心或康复科。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

第六章 建设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  

第一节 加快建立高质量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修定医院章程。全各级各类医院应结合医院发展实际修定章程。以章程为统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实到医院的日常运行管理中,有效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健全医院决策机制。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在决策程序上,公立医院发展规划、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以及涉及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要经医院党组织会议研究讨论决定,保证党组织作用在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职代会在医院行政与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健全完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价格管理、资产管理等必须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实现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统一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在实行医疗业务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有效防止资源浪费。

——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对公立医院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确定考核评价指标。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对院领导班子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书记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并作为职务任免的重要参考。

——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强化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编制和项目前期论证,落实基本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质量责任终身制等。合理配置适宜医学装备,建立采购、使用、维护、保养、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探索医院后勤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办院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建设具有丰富内涵和特色的医院文化。加强医院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形成良好医德医风。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尊重医务人员劳动成果和辛勤付出,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

——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加强公立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公立医院使用不少于50%基层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积极开展处方点评,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

——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院长是医院依法执业和医疗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医疗质量安全院、科两级责任制,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内部公示等制度。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公立医院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科学核定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建立与人员总量管理相衔接的人事管理、经费补助、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人员聘用管理、岗位管理、职称管理、执业医师管理、护理人员管理、收入分配管理等制度。

第二节 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县人民医院充分利用援疆优势和三甲医院托管帮扶优势,加强与上级医院、后方医院的互动联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三节 推动各医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专科联盟建设。医共体总院选派优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下沉基层分院,分片区组团式”“一对一帮扶基层分院,开展专家门诊、联合查房、手术带教、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县域内实现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打下基础。2023年底,策勒县人民医院加入自治区级、地三级医院专科联盟总共建设不少于20个。

——加强电子病历水平建设。力争2023年年底建设完善电子病历,通过逐步建设药品处方点评系统、药品处方审核系统、预算编制系统、成本核算系统、财务审计系统、手术麻醉系统、血库系统等18大基础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三级。

——推进检查结果互认。建立统一医学影像、心电共享中心,县乡两级医学影像、心电系统于2023年底前覆盖率达到100%,医共体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中心要面向乡镇分院提供24小时诊断服务。实现医共体总院、分院医疗服务同质化、诊断报告区域互认。

——加强重大疾病医疗管理。一是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置肿瘤科并具备开展癌症筛查和常见多发癌种的一般性诊疗能力二是健全完善儿童重大疾病诊疗服务网络,确保不具备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患儿及时转往自治区级定点救治医院及诊疗协作组成员单位进行救治三是持续做好农村贫困人口37种大病的医疗救治,充分发挥优质医院和级专家组作用,快速提升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四是完善脑卒中防治管理体系,完善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卒中中心建设运行进行监督指导。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常规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和取栓技术。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提升县域内就诊率。到2025年,100%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力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总量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的目标。

第四节 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推进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标准建设。一是推动策勒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加快推进门诊楼、病房楼、体检中心、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等业务用房投入使用,高标准配置医护人员编制、医疗设备设施、信息化系统,打造具备二级甲等标准的综合性医院二是力争到2025年,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千县工程创建标准。

——推动县医院院前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到十四五末, 按照国家级五大中心建设标准,支持县医院结合区域就医人群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推动2-3个特色中心建设,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县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纳入2023年医院重点发展规划,以县医院急诊科为基础,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托管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支援帮扶下通过后盾力量协助完成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骨科负责建设)建设。争取2024年底验收通过国家基层版标准。天津医疗帮扶团队以新生儿科为基础建立新生儿救治中心、以产科为基础建立孕产妇救治中心,确保2024年底两大急救中心达到国家基层版标准,确保母婴安全。同时完善县域内急救网络,建设实时交互智能平台,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提升抢救与转运能力,其次与上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加强特色诊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维吾尔医医院增设儿科、康复科、老年病科等特色科室,支持发展中医特色技术,增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水平。制定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和诊疗行为规范,加强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到2024年县维吾尔医医院达到二甲水平。各医院合理设置康复科、治未病科等特色科室,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和诊疗设备,到2025年建成3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第五节 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提升乡级服务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月自查、县季评估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全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二是积极推进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标国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达标数逐年增长。2023年底,力争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全8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20%达到推荐标准;积极推进社区医院建设2025年底,力争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50%达到推荐标准;积极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力争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社区医院标准。

——提升村级服务能力。开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达标建设,按照村级自查,乡级整改,县级评估方式,每年10月前完成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评估工作,持续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切实保障村卫生室逐步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变。2023年底,力争5%村卫生室达到推荐标准,35%达到基本标准。2024年底,力争8%村卫生室达到推荐标准,40%达到基本标准。2025年底,力争10%村卫生室达到推荐标准,45%达到基本标准。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是按照原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要求,规范做好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75%二是着力做好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聚焦儿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病障碍、结核病等患者,做好健康管理工作,确保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0%孕产妇健康管理率>9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67%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1%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1%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管理率>80%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率>90%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三是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及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力争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60%四是抓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95%

——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网络。一是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标准配备全科医师、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二是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不得低于6种,并应配备至少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不得低于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配备中医类执业医师不得少于1名。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以县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行行政、人员、业务、绩 效、财务、药械六统一 管理,完善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是强化县乡临床业务同质化管理,开展成效评估和 动态监测三是推进县域远程五大共享中心建设。以县域医共体 为载体,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推动医共体内的检 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同质化四是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医共体要对基层成员单位服能力进行评估,针对性的建立帮带台账,采取管理和专业技术骨干定期下派、科包院、巡回、派驻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第六节 推动社会办医协调发展  

——统筹规划社会办医。坚持专科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导向,加强社会办医的统筹规划引导,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深化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协同合作,构建多元医疗机构发展格局。

——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社会办医发展部署,落实县层面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行动方案,明确社会资本举办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的机构数量和办医规模,拓展社会办医空间。重点加强连锁化、集团化经营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引进,支持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医疗机构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专科领域成立经营性医疗机构,从场地租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同等公立医疗机构的支持政策。

——创新社会医疗合作模式。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院加强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合作,支持围绕婴幼儿抚育、老年康复、口腔预防等领域组建专科联盟,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办医参加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社会办医承接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下转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业务,共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服务,简化转接结算流程,形成全社会医疗合作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办医与公办医疗机构合作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远程医疗协作,提高诊疗服务能力。

——加强社会办医人才协作。规范医师多机构执业,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医师依规到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合理约定执业期限、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医疗责任、薪酬、相关保险等,明确双方人事关系和权利义务。支持品牌社会办医机构与医学院校开展合作,实施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公共卫生与

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

第七节 健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院前急救建设。按照每3万人口1辆的标准配备救护车。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其中至少40%为负压放护车。加大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调度员等紧缺型人才引进力度,探索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补充专业人员力量。

——加强急救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期内,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要求相适应的急救服务体系,依靠策勒县人民医院力争建成1级急救中心,到2025年实现120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3分钟出车率达到95%、院前急救病历书写率达到100%、危急重症现场医疗监护或抢救措施实施率达到98%。急救中心按规定统一使用120电话,与110119122等系统在区域内实行联动。

构建院前急救网。加强兵团、军队对外服务的医疗机构按有关规定加入院前急救网络并接受统一指挥调度,依法依规开展院前急救。策勒县依托策勒县人民医院建立紧急救援医疗队。

第七章 构建中医药服务体系  

第一节 完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方面予以倾斜。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配备中医药专职管理人员。县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加强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管理,保证中药饮片和煎煮中药的质量。建立完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临床药师参与中药药物治疗制度。

——做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扎实推进维吾尔医医院基础设施达标、医疗服务改善、诊疗技术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医联业务协作、信息标准互联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中医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建设。推动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到2024年,县维吾尔医医院达到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水平。

——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和田道地药材品种的研究和登记工作力度。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

——推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乡镇。

——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在人员配备、科室设置、业务开展等方面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优势。依托现有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推动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的建设,力争到2025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

——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全面推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到2025年,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药人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占比达到30%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阁建设,完善中医药场地、中医药诊疗服务设施,打造中医馆的村级版

——通过旗舰中医馆带动引领。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推动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利用三年时间,将30%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培育建设成为旗舰中医馆。

第二节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增强中医药疾病治疗能力。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做优做强骨伤、心脑血管病、妇科、皮肤、肛肠、针灸、推拿及脾胃病、肾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广实施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

——推动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在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逐步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打造中西医结合团队,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逐步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将中医医师配备、中医床位设置、中医参与治疗率等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内容。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

——加强地区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中医重点专科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中医专科能力建设,到2025年,维吾尔医医院力争建成1个特色优势专科。

——推动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加强中西医协作和协同攻关,推广应用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依托现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推动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的建设,力争到2025年,至少建成1~2个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第三节 促进中医药传承保护和科技创新  

——促进中医药学术精髓的保护与传承。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搜集、保护、整理、研究工作,积极推进民间中医药文献的收集,加强少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整理保护,开展中医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以及中医药验方秘方和特色诊疗技法的挖掘整理、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加强对传统制药、鉴定、炮制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继承应用。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

——深化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合作。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自媒体、公众号、数字电视、短视频、触摸媒体等载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普及中医药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对中医药认知度,动员各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提升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到2025年,城乡居民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到95%对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达到90%公民中医药文化素养水平达到25%

——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开展示范基地评审工作,以充分挖掘策勒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厚的资源为基础,将健康服务、文化和传统医学三方面优势的中医药优质资源与文化传播和旅游服务深入的结合,推动中医药资源和旅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日常监管,提高文化传播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策勒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

第八章 优化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第一节 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改善妇幼保健机构设施设备条件。适应群众高品质生育和保健服务需求,全面改善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产科诊疗环境和设施条件。2023年,实现有1所政府举办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机构。

——推进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大力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站转院建设,加强保健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2023年,一是推动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加强妇幼卫生年报、监测和各个专项信息系统的数据收集上报和质量控制二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与体系建设,创建规范、标准化的妇幼保健院。策勒县在12月底之前完成由站变院,新建妇幼保健院按照二级妇幼保健院正常运行三是推动妇幼服务资源整合工作,在2023年完成妇幼工作的资源整合,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

——2024年,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对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加大对中青年技术人才培养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培养,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分批次派送专业技术骨干到援建省市、自治区进修,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技术水平。

——2025年,一是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体系。策勒县申报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二是规范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管理。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不断完善以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三是开展基层人才培训。启动实施基层产科医师培训和新生儿科医师培训、农村妇女两癌、新生儿听力筛查培训等短期进修培训项目,全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妇幼信息平台建设,补充与完善信息化系统,精简妇幼健康报表数量和内容,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推进建设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县级至少有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一是建立健全多机构协作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会诊和救治网络,定期开展指导培训,开展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质控二是设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成立院内危重孕产妇救治领导小组;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管理委员会,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健全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及手术前讨论等制度三是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设施建设,产科门诊分别设立普通门诊和高危孕产妇门诊,完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设施建设。配齐救治设备和抢救药品四是建立辖区医疗急救血液联动保障机制,制定血液应急储备与调运预案,保障救治用血五是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立完善并落实18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和产科特殊制度。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建立院内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产检等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妇幼健康云平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按出生缺陷报告死亡报告卡管理等工作要求,做好相关数据管理和报送。

——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落实三级预防措施,规范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医疗保健服务。各级通过全面实施援疆孕产妇免费产检项目、免费婚检项目,进一步降低全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使全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100%产前筛查率达到70%以上,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3%以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2025年独立开设产前生化免疫实验室检测的产前筛查机构。

——宫颈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50%以上,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

——改善妇女儿童营养健康状况。预防和减少孕产妇贫血。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控制在10%5%以下,儿童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深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强化危急重症救治,控制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推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至少配备1名专业从事妇女保健的医生和1名专业从事儿童保健的医生。

——依托援疆师资力量,开展妇幼保健中医进妇幼行动。推广中医药服务,儿保科积极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

——推进孕产期特色保健专科建设。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及产后保健康复服务。落实孕产妇健康管理,推进孕产妇营养和心理门诊建设,逐步提供孕产妇营养监测和心理咨询指导及产后康复、营养膳食指导等服务。

——推进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加强早产儿专案管理,推广新生儿生命早期基本保健、早产儿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等适宜技术。

第二节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加强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支持学前教育+”“人单位+等多种模式发展托育服务二是积极推进母婴设施建 设,在车站、火车站、医疗机构、商超等专门改造和建设母婴设施、开辟绿色通道,为婴幼儿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卫生健康部门探索推进医育结合,为托育机构和广大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服务。

—— 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一是发展社区婴幼儿照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在社区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托育服务二是推进家庭婴幼儿早期发展专业指导服务,为辖区内托育服务机构、婴幼儿家庭提供定期保健指导服务,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  

——加强公办托育机构建设。支持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取励采取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运营。支持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改扩建,设置一定规模普惠性托位。2025年底,至少有1所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机构。

——加强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援疆资金和债券等资金用于托育能力建设,增强抚幼功能。加快互联网+托育发展,做好托育机构登记备案,推进与市场监营、民政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2025年底,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的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托位数达到750个,幼有所育将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推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

第三节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一是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面向老年人及家属、照护者开设养生保健、照护技能等培训课程二是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升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的健康意识三是大力推广中医民族医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到2025年试点开展一个老年人心理关爱点。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和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养老机构规范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为签约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指导支持公立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就近开展签约合作。

——提升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在养老、护理机构中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2025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

——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不断提升老年重大疾病治疗水平。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医疗相关科室或门诊,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推动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老年友善管理和老年友善服务,老年人就医体验不断改善,到2025年,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逐年递增。

——推进和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

第四节 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  

——推进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诊断救治为主体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一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牵头,完善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支撑网络二是县人民医院为支撑,构建地县并向基层延伸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技术支撑网络。

——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和县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能力建设。规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卫生技术质量控制。

——重点培养职业病监测评估技术人才、职业病健康监测医务人员。2025年底,完成培训培养监测评估专业技术人员25名职业病健康监测医务人员16、诊断医务人员10名的目标。

第五节 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健全社会健康教育网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等健康教育职能部门负责向单位职工、在校师生、社区居民宣传健康知识,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配合县卫健委、县疾控中心做好常见病预防控制工作。鼓励县级专家科普库成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和面向机构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健康科普知识线上+线下发布和宣传中的积极作用。

——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设置。依托现有资源设置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县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人员按照1.75/10万人口的标准配置,其中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不低于岗位总量的80%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职能。各医疗机构应设立健康教育科接受县健康教育机构业务指导和评估。每个机构从事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配备不少于2人,为群众普及卫生防病知识,针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健康教育职能部门负责对社会公众和各类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服务,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对不健康行为进行干预。

——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各医疗机构科室设置专(兼)职健康宣传员、疾病防治知识宣传二维码,推行实施一病五方制度,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同病异治原则,开展风险评估,开具相对应的处方即用药、疫苗、运动、饮食、心理处方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和健康指导,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和减少慢性病并发症发生。

第六节 优化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精神疾病防治体系。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策勒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精神心理门诊。做好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持续补充精神科医师,到2025年,实现每10万人拥有3名精神科医师的目标。

——全面开展摸排筛查提高报告发病率。依托乡镇、街道精神卫生综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政法、公安、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合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的摸排筛查,根据危险性评估分级分类纳入系统管理,提升随访服务质量,继续保持规范管理率80%、面访率80%、规律服药率65%、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率80%以上的水平,到2025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发病率达到国家4‰的目标要求。

——完善基层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设立精神心理科门诊,配备至少1名专 职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积极发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作用。

第七节 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增加康复医疗资源供给策勒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门诊。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创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应具备为妇女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

——优化康复医疗功能定位。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疗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重点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或者需要长期康复的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充分发挥维吾尔医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康养旅游产业,鼓励医疗机构拓展医养结合服务。

第九章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第一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监管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推进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发展,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加入地区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及医院运营基础质量动态监测平台,构建专业评价+服务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疗机构开展基础质量评价和质量督导检查。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抓好场所建设标准化、设备设施标准化、功能设置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地区工作部署,研究制定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提升计划,力争2025年全面完成标准化服务配置。

——整合优化公共医疗资源。以强化区域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实施优质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双下沉长效机制,加强医疗机构纵向整合与横向协同,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医疗服务新格局。

——加强等级医院评审和绩效考核。以医院评审为契机,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到2025年,按照新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完成各级医疗机构等级医院评审复审工作,加强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做到常态化能力提升,平战结合,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有效的医院管理改进体系。全面开展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按照统筹推进、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补齐公立医疗机构设施短板,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构建重点+一般的医疗卫生发展格局。

——聚力补齐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短板。一是集中力量补齐县人民医院维吾尔医医院设施短板,加快完成人民医院等重大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建设,筹划新建维吾尔医医院,推进具有实力的医院等级提升创建工作加大院前急救、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县妇幼保健医院、血站分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各级公共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设备以及专业人员配置达标三是进一步强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内涵建设,特别是要增设精神卫生科、老年病专科、康复医疗等专科和病房,满足群众的专科病就医需求。

——纵向联合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四不变六统一的原则,全力推进医共体实行行政、人员、资金、绩效考核、业务、药械六统一管理,打通医共体内人才、技术和管理的贯通渠道,实现紧密型医共体机构设置、人员招聘使用、医疗资源配置调配三统一”,财务管理、医保支付、信息共享三统筹”,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公共卫生三强化”,确保县域就诊率达到90%

——横向整合推动医联体建设。县人民医院、维吾尔医医院分别与地区人民医院、地区维吾尔医医院组建城市医联体。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形式,打造重点或特色专科,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第二节 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  

——围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培训人才队伍。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根据地县疾病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5年底前培训384二是加强实验室检测队伍能力建设。根据地县疾病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计划到2025年培训30三是加强中医药融入应急防控和应急救治能力建设。2023年培养11人,2024年培养11人,2025年培养3人,在2025年底前完成培养25人的目标四是加强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通过争取自治区卫健委培训大平台,培养自治区级卫生应急队伍1支,地直医疗卫生单位培养5支,到2023年底,完成30%;2024年底,完成70%;2025年实现全覆盖五是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专家库的建设工作,成立应急管理专家组、急救专家组、创伤专家组、重症医学专家组、院前急救专家组、护理专家组、营养专家组、精神卫生专家组、院感专家组、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实验室专家组等11个专家组100名成员,到2023年底,完成30%;2024年底,完成70%;2025年实现全覆盖。

——围绕加强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培训人才队伍。一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围绕院前急救五大中心建设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县人民医院分批分期培训业务骨干10人,每年遴选4名骨干医师赴援疆省市培训,遴选4名骨干医生赴自治区三级医院进修培训。通过院内调剂、转岗培训、聘用等方式,每年增加3名产科医生,到2025年,共增加产科医生14人。通过援疆专家对口帮扶,以师带徒方式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培养3人,到2025年,共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5人。对口援疆专家以师带徒方式培养学科带头人,每年培训学科带头人4人,到2025年,共培养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15人。县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专业技术人员6参加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每年分两期培训,到2025年,共培训30人次二是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完成15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5名助理全科医医生培训,每年完成3-5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本科层次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名专科层次高中起点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纳入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到2025年,完成5名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三是加强急救医疗服务队伍建设。依托天津市组团式医疗援疆、自治区、地区三级医院托管式帮扶,县人民医院分批分次遴选急诊医师前往自治区托管医院进修学习。到2025年底,所有急诊医师全覆盖完成进修四是加强护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大临床护士三基三严培训力度,到2025年,医疗机构共安排10名护理人员赴援疆省市、自治区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五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到2025年,建设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不低于200人。六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围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体系建设培训人才队伍。一是加强职业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二是加强县乡公共卫生科人员培训三是加强妇幼专干专业人员培训。推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四是加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现有心理疏导员业务能力六是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推进科研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重点提升县级医院科研能力水平。借助自治区三级医院专家技术资源,引导三级医院师资主动参与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各类适宜技术项目申报和带教,县人民医院每年立项1~2个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动带动提升县级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推广适宜技术能力水平。

——加强高层次人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卫生招才引智行动和柔性引才引智行动,强化政策保障,支持公立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按规定对引进人才落实工资报酬、职称晋升等保障措施。切实提升全科、儿科、麻醉、急诊、肿瘤、妇产、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人才技能水平

第三节 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  

——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群众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在城市公立医院试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医院缴费结算系统。完善全面预约式服务体系,缩短病人排队等候时间。

——建立健全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涵盖慢病管理、健康体检、电子健康档案、疫苗接种、双向转诊管理等信息化运用,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

第四节 完善监督执法职能  

——“十四五时期,按照国家规定每万人口1~1.5人的标准,完善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

——2025年,依托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县级承担监督执法的机构运用移动执法终端开展现场执法工作,依托国家信息系统建设,承担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乡镇全部装备卫生监督协管信息系统。

——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

——加强卫生监督机构仪器设备、防护设施、交通通讯、取证工具、信息网络等软硬件设施配置。充分利用手持执法仪、执法记录仪和快速检测设备等在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的使用,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健全监督督导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要求,不定期对全被监督单位开展监督抽查,同时加大内部稽查力度,提高各执法主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准确、规范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检查及处罚结果,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公信度。

-—加强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强化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提升医疗救治等服务保障。

——建立案件评查机制。充分运用监督建议书、整改建议书,针对执法和复议应诉中案件性质以及存在问题的不同,分别进行警示提醒、问题整改。建立常态化案件评查工作机制,对已经办结、移送的案件事实证据、调查程序、执行结果、文书规范等方面逐项进行评查。强化卫生监督员办案的程序意识,提升执纪审查能力,提高案件卷宗质量。

——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以卫生健康、市场监督、公安、医保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合力整治的高压态势,有效地打击非法行医、医疗诈骗、医疗美容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县域医疗市场秩序,引导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第五节 推动兵地优质医疗资源的融合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兵地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卫生健康工作联席会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等重点领域交流,推进兵地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发展。在落实好兵地医保互通互认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医保局部署,稳步推进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积极推动居民人口相对较少的兵团与地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融合,逐步实现兵地医疗保障业务经办服务互通互办。探索兵地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建立团场医院与地方医疗机构的双向帮扶机制,采取选派医疗队、定期巡诊、医疗卫生人员培养等方式,推进兵地优质医疗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兵地远程医疗会诊互联互通,加快兵地医疗机构网上预约、网上挂号与当地医疗信息网络融合,方便兵地参保人员就近就医。探索建立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为兵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第十章 保障措施与监督机制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内容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十四五期间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将由规划作出安排,切实加强对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领导,把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

第二节 明确政府责任  

——政府负责研究编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组织实施,重点规划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床位配置标准细化到各乡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进行统筹规划。

第三节 落实职责健全保障  

——卫健、发改、财政、人社、医保机构等编制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工作。卫健部门要牵头组织编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发改部门要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各相关医疗机构依据规划做好项目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机构编制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医保部门要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人社部门要积极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节 强化监督评价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评价过程中要实行公开评议、公平竞争,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规范、管理和保障区域卫生规划的有效实施。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以推动规划落实,实现医疗卫生资源有序发展、合理配置、结构优化。

 

上一条:关于《策勒县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管理的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结果的公告
下一条:关于公开征求《策勒县建设用地暂行管理的意见(试行)》意见的通知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开办:策勒县人民政府       主办:策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策勒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策勒县多斯鲁克南路127号  邮编:848300  电话:0903-6713409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03-6711095   统计举报电话:0903-6712422   涉企举报电话:0903-6711040

ICP备案号:新ICP备10003149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532250001   公安机关备案号:653225-15001号